近年来,绵竹市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,引导村民采取“土地轮种”生产模式,有效利用土地资源,既保障四季“菜篮子”的稳定供应,又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增收致富。
7月30日,在什地镇乐松专业种植合作社种植基地看到,接连成片的黄豆长势喜人,20余名工人手持镰刀,穿梭在田间采收。“我把家里的土地流转出去种植蔬菜,平常还在基地务工,平均一个月有近3000元的收入,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了。”当地村民徐兴燕笑着说,考虑到近期天气炎热,合作社还贴心准备了遮阳伞、矿泉水等防暑物品,进一步激发了大家的工作干劲。
来到合作社生产基地,刚采摘的苦瓜整齐堆放,工人们正在分练打包。另一侧,停靠着一辆小型货车,准备将装好的蔬菜,以最快的速度运送到省内外市场。“自6月开始,苦瓜和黄豆陆续进入采摘期,目前每天可采摘蔬菜1.6万斤,黄豆可采摘至9月下旬。”乐松种植合作社负责人杨凯在当地流转了500亩土地,采取“土地轮种”的生产模式,在夏季种植苦瓜、黄豆,到冬天换上短、平、快的作物,大大增加了耕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,实现了季季有收入。
近年来,绵竹市把蔬菜产业作为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来抓,通过调整产业结构,优化种植模式,多元化发展特色农业,有效延长蔬菜供应和销售时间,实现了蔬菜四季生产、全年供应的良好局面。为提高种植技术,助农增产增收,市级相关部门不定期组织专家进行实地查看,适时开展技术指导与培训,保障蔬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。截至目前,全市蔬菜种植面积现存量3.58万亩,达15万亩次,蔬菜种植已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。
声明:以上文章来源四川新闻网,如涉版权,请通知0537-3163975删除。